熱門關鍵詞: 雨水收集 雨水收集系統 雨水收集廠家 雨水收集模塊 雨水收集利用 雨水收集池
為了減輕城市排澇的壓力,現在很多城市在打造海綿城市,首先都是從小區下手。很多小區紛紛增設了雨水收集池,用來進行于水的儲存、管理,后期再針對性進行凈化處理,用到需要的工廠或者其他場合。這樣的一套流程是為了緩解道路淹水、工業用水嚴重的情況,可謂是一舉兩得。那么現如今打造的雨水收集池和雨水收集設備,對小區具體都有哪些影響呢?我們在規劃的時候需要遵循哪些原則來實施?看完下面小編的報道,你就清楚啦。
一、小區雨水收集池對小區的影響
1、屋面雨水收集:澆花、沖洗凈化公共設施。
屋頂的雨水收集法則,主要是將小區屋面雨水進行收集,然后儲存在打造好的蓄水池里面,再通過簡單處理后,直接用來澆花、沖洗廁所或者洗車等等方面。比如說:利用集水溝,把屋頂的雨水引到蓄水塘中,進行綠化澆灌和景觀水塘補水。還有一種屋頂雨水收集方式,是建設綠色屋頂,可以直接實現雨水收集,利于排水。
2、場地雨水收集:滋養土壤,澆灌、綠化環境。
場地的雨水收集,主要包括:小區綠地、花壇、園林的雨水儲蓄,首先在降雨之后,雨水會流進入綠地,然后通過綠地的蓄滲、補充消耗的土壤水分后,多余的雨水流入蓄水池。住宅小區的中心花園,可采取此種方式,花園內的景觀水池,所收集的雨水,基本上能夠滿足整個綠化澆灌用水。此外細分可以分為下凹式、地面滲透式和透水鋪裝集水:
(1)下凹式綠地集水
主要通過草溝流入凈化的形式,將小區場地里的雨水收集妥當。雨水在流入地表淺溝的時候,污染物經過了過濾、滲透吸收、生物降解的聯合去除,此時植被也降低了雨水流速,使顆粒物得到沉淀,達到控制雨水徑流的目的。
(2)地面滲透集水
地面滲透的法則,主要是把雨水回灌到地下,從而補充涵養小區的地下水源,改善小區的生態環境,緩解地面沉淀、減少水澇等。
(3)透水鋪裝集水
道路鋪裝選擇專業滲水材料,車行道和人行道的交界處,采取混凝土立道牙、人行道、道路綠化種植帶交界處,采取混凝土平道牙。
3、道路雨水收集:保護道路和地下水資源
將道路兩邊的綠化,結合雨水收集口,利用打造好的綠化過濾道路徑流,達到雨水收集利用的目的。透水鋪裝是小區路面硬化過程中,直接使雨水還原于地下,最簡單的辦法。對減少雨水徑流,保護地下水資源具有重要作用。目前,很多小區停車場、人行道,都采取透水磚進行鋪設。
二、住宅小區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的規劃原則
1、住宅小區內有景觀水體時
首選利用水體進行調蓄,補充景觀水體用水量。雨水利用量,需要根據項目的基礎資料、水景的規模及形式、水量平衡分析、蓄洪能力等計算確定。水景的規模及調蓄能力,最好通過水量平衡分析合理確定,避免盲目設計,造成資金的浪費和運行的困難。
2、住宅小區內無景觀水體時
優選低洼綠地、生物景觀滯留系統,滲水路面、多功能調蓄設施等分散式雨水調蓄滲透技術。
3、針對多雨但缺水的地區
采取雨水直接收集利用系統,并首先考慮:對徑流污染較輕的屋面雨水,進行收集利用。
4、其余各種完善設施:
(1)完善各種集水面雨水收集系統,如采取源頭截污措施,初期雨水棄流或分流。
(2)合理設置調蓄池(塘)有條件時盡量減少多功能調蓄設施。
(3)各種滲透裝置及其配水系統。
(4)合理選擇處理凈化工藝和措施,有條件時重點選用雨水濕地,雨水生態塘、雨水花壇扥自然生態處理措施。
(5)發展和建設人工水體自凈和水質保障系統,大力推廣植被淺溝技術。
(6)考慮雨水回用與景觀園林相結合(噴灌,綠化,噴泉等)。
(7)考慮雨水循環利用的可行性,并合理設置相應的提升系統和安全溢流系統等。